原標題:嶗山風景名勝區有了新規劃
近日,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官網發布關于 《青島嶗山風 景 名 勝 區 總 體 規 劃(2021-2035年)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的公示,并向社會征求意見。按照公示內容,新版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包含嶗山、石老人、市南海濱、薛家島4個部分。 《規劃》指出,隨著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,城市性質已由原來的“國家風景旅游勝地”擴展為“國家濱海度假旅游城市”。未來將以建設生態文明、美麗中國為目標,將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發展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之區、國家風景勝地、世界著名遺產地。
總體規劃
打造國家風景勝地
《規劃》指出,隨著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,城市性質已由原來的“國家風景旅游勝地”擴展為 “國家濱海度假旅游城市”;城市規劃區已由原來環膠州灣地區擴展到全市域海濱地區。風景區域與城市組團的布局關系更為密切,風景區域對體現城市功能和特色的作用更為突出。因此,對區域風景資源的保護、利用及職能性質的確定應統籌考慮。
此次公示的《規劃》認為應在上版規劃提出的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域的基礎上,進一步發展,編制青島市域風景名勝區體系規劃。進一步調查評價風景資源,確定出具有較高保護價值的風景資源區域,申報國家級或省級風景區,納入政府的保護管理。同時增強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的自生、自控和發展能力,以建設生態文明、美麗中國為目標,將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發展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之區、國家風景勝地、世界著名遺產地。
景區規劃
深度開發嶗山景區
《規劃》針對風景資源分布與特征,結合地域布局關系,劃分出景區范圍,分別確定景觀特色與游賞內容,指導各景區加強游覽組織、提升景觀環境、完善游覽解說系統、改善管理設施、加強基礎設施。
在巨峰景區,《規劃》提出,將嶗山東西、南北的登山游覽線聯系貫通。完善游覽環線增加部分登巖爬峰的游覽線,擇合適處增加部分棧道、吊橋等游覽設施,形成至靈旗峰循步游道環線,豐富游人的審美體驗。
在登瀛景區,《規劃》的重點是修復采石跡地,培育植物景觀,整修游覽步道,配置游覽設施。改造登瀛村,擴展涼水河兩岸開敞空間,修繕茶澗廟,作為巨峰景區的重要人文景點之一。于登瀛村北山腳、山坡廣泛恢復梨樹種植,再現登瀛梨雪勝景。
在流清景區,《規劃》提出要組織自山谷、山嶺登嶗頂的游線,同時對流清灣一帶的村莊、旅游服務設施、游覽道路、景觀環境等進行綜合規劃整治,設游船碼頭。規劃利用海水浴場,配套發展泳浴設施,開展小規模的海濱度假活動,讓游人體驗山海風景。在流清灣利用河口水道駁船,設游船碼頭,形成嶗山海上游線的重要游覽點和起始站,建立海上與各景區的聯系,從海上游賞嶗山風光,開通流清河口到附近海岸、海島的游覽專線。
在太清景區,《規劃》提出將上版規劃中的太清景區和上清景區合并為太清景區。同時圍繞八仙墩建設山海游覽區域,組織自太清宮經驅虎庵、釣魚臺至八仙墩,再經曬錢石、試金石灣、埡口、叢林游路回到太清宮的游覽環線。將試金石灣、蟈蟈籠頂和釣魚臺以步行小路連接起來,在蟈蟈籠頂和嶗山頭之間形成小環線。開辟太清宮到釣魚臺、八仙墩、曬錢石、青山灣的近岸船行游覽專線,使海上游覽線與山間游步道形成海陸環線。在太清灣、試金石灣、青山村設游船??奎c,連接仰口灣、流清灣及青島市區的海上交通游覽線。
除了景觀設置,《規劃》中還在環境保護方面提出富有創意的方案,例如九水景區,《規劃》提出建設蔚竹庵竹林。擴大現有招鳥站,建立鳥類環志點,指導各景區的招鳥引鳥工作。在華樓景區,《規劃》提出要在低山區擴大杏、梨、葡萄等果樹的栽植,開展果林采摘、觀光旅游。針對石老人礁巖景區,《規劃》中提到充分利用歷史悠久的石老人神話與造型奇特的礁巖風貌。針對石老人海水浴場,則規劃打造以大眾濱海休閑娛樂為主要功能的海灘浴場樂園。而薛家島風景區,《規劃》提出將以海濱漫步、山地運動、露營休閑、生態觀光、山海野外活動為主要游賞內容。開展山地自行車、戶外拓展、露營等活動,打造山地運動休閑基地。這里還將利用特色漁村等人文資源,發展漁家生活體驗、漁業休閑等項目。同時以現有植物園、唐島灣濱海公園為依托完善游步道。而針對這里的竹岔島群景區,《規劃》指出,將以海釣運動休閑、海洋文化體驗、海島觀光,從挖掘和提升海島自然人文資源和海洋民俗文化入手,開展海島觀光休閑、海洋文化體驗等活動。遠期可與靈山島 、大公島進行海島間的聯動開發,開辟海上游線,設置游船??奎c。
游覽規劃
開展海陸空深度游
鑒于嶗山風景區游客量較大而沿海岸線交通能力十分有限,《規劃》提出總體上應統籌山海之間的游覽組織關系,施行 “上山下海”戰略,打通山上各景區之間的游覽路線,打通海上游線并加強與陸上游線的聯通。
根據不同游覽特點和游覽感受可分為綜合游覽和專項特色游覽。其中綜合游覽,適合于普通游客和各類人群,通過提供不同的游覽線路,使游客可以領略到嶗山的風景魅力。綜合游覽線路組織可分為一日游、二日游、三日游和四日游等四種組織方式。 《規劃》中為每種組織方式都提供了詳細的游覽路線。而專項游覽組織方面,《規劃》提出更具嶗山主峰突出、山谷溪澗眾多的特點,規劃幾條主要的登山路線,滿足登山愛好者的需要,配合開展登山節,擴大登嶗山的影響和嶗山知名度。另外,嶗山風景區未開發利用的溪澗和森林區,可以成為徒步探險游的對象。在近中期可開發利用的多條徒步探險路線,《規劃》提出3條相應的探險方案。
另外,嶗山拔海而立,海島環布,具有豐富的海岸景觀和多樣的近??臻g。因而從海上觀賞嶗山山體、海岸景觀及游覽海島也是一條體驗性很強的游線。 《規劃》中提出了打造沿流清河口至仰口灣等三條海上游嶗山的線路。除此之外,未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、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技術進步,《規劃》還提出開展航空旅游等空中游覽方式。
交通規劃
將開通多條游步道
游步道是將景區景點組織聯系成一個旅游序列,讓游人體驗最佳的風景游覽感受?!兑巹潯诽岢?,嶗山風景區步行游覽首先要開辟可溝通、貫穿主要游覽景區的東西向和南北向的游步道,增加風景區的游客容量、增強風景區的可達性、豐富游覽線路、滿足不同游覽需要。規劃近期重點建設三條貫通游步道,第一條是從北九水經蔚竹庵、滑溜口、明道觀、那羅延窟、華嚴寺連接至東線車行游覽路;第二條是從太清宮經太清索道 (或龍潭瀑、上清宮)、明霞洞、桑石屋、天茶頂至嶗頂;第三條是從仰口灣經太平宮、擎天柱、中心崮、滑溜口至嶗頂(也可經蔚竹庵至北九水);滑溜口作為貫通游步道的核心,可建設服務部,安排旅游服務設施。
海上游線主要是為開展海島游覽、海上觀城觀嶗山、海景游賞活動設置的乘船游覽線。利用海上游船游線既能讓游客從海上欣賞嶗山的雄姿、城市的美景,也可開展海島游覽和海上娛樂活動,還能部分緩解嶗山南線(含東線)的交通壓力。 《規劃》提出,在流清河口、八水河口、太清宮灣、八仙墩至試金石灣海岸、青山灣、返嶺村海岸、仰口灣、小管島、大管島、長門巖島設游船碼頭作為游覽船只的??奎c,開辟各游船碼頭之間旅游航線,其中優先開辟自流清河口至仰口灣的嶗山近海岸的游船航線,并可往北連接至鰲山衛半島。未來在流清灣、王哥莊灣可研究設置游船母港,滿足海上游覽需要。
觀海新聞/青島早報記者 劉鵬
[來源:青島早報 編輯:椰子]